Role
Side-Project
Released
2022
探索生活中的驚喜 滿足渴望
LINE Points 開啟有別於過去刷卡賺回饋的方式,透過行動支付將點數回饋擴展到無法刷卡的場景,點數經濟時代隨之走向巔峰。時至今日,各家推出的點數品牌回饋優惠百花爭豔,「如何獲得點數?」「如何使用點數能獲得最大利益?」成為用戶使用行動支付app之前最關心的議題。
先聽聽用戶怎麼說
WHY
:我沒有玉山 Pi 卡所以我沒有用 Pi 拍錢包。
用戶不使用 Pi 拍錢包的原因連結到沒有申辦玉山 Pi 信用卡。
HOW
:我要怎麼獲得P幣?
已經有在使用行動支付的用戶想了解如何能獲得自己的最佳利益。
WHAT
:要怎麼使用 P幣?P幣過期了怎麼辦?
用戶想了解使用 P幣的方式與自己的權利。
WHERE
:哪裡可以用?
用戶想了解 P幣的回饋是否能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滿足需求。
探索問題釐清脈絡
將回饋非來自單一信用卡的訊息傳達給用戶,改善用戶固有的觀念,以促使吸引使用者可以採用適合自己的支付工具使用 app 支付來獲得回饋優惠。
回饋是目前消費模式吸引用戶加入的關鍵因素,但通常支付或是點數相關 app 更著重在交易場域與優惠上,回饋大多透過行銷的手法推廣,產品本身未滿足用戶的整體回饋行為模式的需求。
從 GA 數據發現,用戶點擊點數帳戶觀看歷程的次數僅次於交易功能點擊次數,平均每個用戶每天都會進來點擊 1-2次,用戶對於隨著交易變化的點數歷程關注度很高。
洞察關鍵問題
將每一個流程細節化阻力為助力

支付|回饋|生活
三者到位後如何發揮縱效?
在必要的生活消費中獲得回饋是最有利的吸引,以用戶為中心整合所有回饋的來源與規則,減少繁瑣的比較與計算,提煉各服務接觸點重塑新的價值。
提案一
主動意向配對推薦支付工具
點數來源主要是來自支付工具透過交易產生,因此第一步要先引導用戶綁定適合的信用卡。依據用戶的意向或是生活消費場域推薦用戶最適合的支付工具。

提案二
合作通路串連各項回饋優惠
釐清用戶期望能夠兌點的渴望與行為模式減少用戶的探索歷程,不僅用點數的角度引導,另一方面同時透過支付通路與生活服務的面向,繪製出用戶生活圈,以生活需求回應用戶對回饋優惠的期待。

合作通路中的附近位置地圖新增可篩選支付工具顯示用戶點數回饋場域,另外配合行銷活動,地圖會出現回饋小提示。

通路列表新增近期消費通路,繪出用戶生活消費圈,以累計回饋的形式讓用戶更有感。
提案三
點數帳戶跳脫明細框架提升點數價值
整合多方點數來源,簡潔明確傳達規則訊息並新增個人化推薦,不僅讓用戶明確掌握點數狀態,引導用戶朝向獲得更多點數的方向亦或是最有效去化點數的方式。


後續驗證成效
▲ 用戶反饋:與客服單位協同觀察用戶客訴反饋情況,是否減少回饋資訊詢問度。
▲ 使用者測試:分別請行動支付族群與非行動支付族群進行測試,了解引導的流程是否合乎需求。
▲ 數據蒐集:根據 Google Analytics 檢測用戶的流程,檢視要改善的斷點與探索未完成引導的因素,同時比對綁卡、交易等相關數據。